輪胎也是消耗品大家都知道,汽車的易損件是不在車險保障范圍內的,一條輪胎,便宜的幾百元,貴的上千元,每條輪胎都要換一次,這可不是一筆小開支,對于普通車主來說,做好輪胎保養真的可以省下不少錢。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汽車輪胎保養的小知識,需要對換輪胎嗎?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很多朋友認為前驅車是前重后重,而后橋車是前后重,配置上,市面上的車都是前重后輕。
這樣就會導致汽車在行駛時,往往會出現前輪的負荷大于后輪的負荷的現象,不僅如此,前輪還起到了重要的轉向作用,過彎時的輪胎磨損比正常行駛時要大,所以前輪的花紋磨損速度要比后輪快很多。
長此下去,已經成型了一段時間的車輛前后輪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前后輪的附著力不同,在緊急情況下存在打滑和失控的風險,常見的居家代步車輛大多基于「FF-FrontFrontDrive」平台打造。
這個概念是發動機和前端水平放置,前輪通過變速箱和驅動軸驅動車身,這種平台布置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質量大的核心集中在車頭,前輪的垂直壓力當然比后輪大得多。
前輪作為驅動輪,磨損當然會比較嚴重,同時負責轉向,必須承受不同角度的摩擦;尤其是采用麥弗遜懸架的車型,這種懸架設計的側向支撐相對較弱,在行駛過程中,輪胎會出現大角度滾動,胎冠磨損偏心——但程度遠低于預期。
一般來說,我們更換前后交叉的輪胎,有時候需要動平衡四個輪胎,看公里數,不需要經常換,一般2萬換一次就可以了到30,000公里!如果,在換胎的時候,發現輪胎的內外胎紋深度不一致,必須進行四輪幾何測量。
前束或外傾角的讀數可能會有差異!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四輪的幾何形狀與輪胎密切相關,但并不是說換輪胎的時候就一定要做四輪的幾何形狀,因為四輪的幾何形狀會改變懸架數據原車的。
沒有影響的跡象,懸浮數據一般是不會變得,亂放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只有在「吃胎」或跑偏的情況下才需要定位,只是簡單的換胎和動平衡。無需四輪幾何!不同品牌的輪胎可以組合使用嗎?
它可以混合使用,但同一軸上的兩個輪胎必須相同。就是說兩個前輪必須一樣不能混用,兩個后輪必須一樣不能混用,但是前后輪可以不同可以混用,由于不同品牌輪胎的樣品不同,性能必然不同,加速和制動時輪胎抓地力很重要。
以加速為例,如果兩個前輪不同,一個抓地力強,一個抓地力弱,在猛烈加速下,抓地力弱的會原地打滑,而抓地力強的會向前打滑,弱側偏離,剎車也是一樣,如果你用力剎車,你會轉向抓地力更強的一側。
這是兩種極端情況,即使正常行駛,也會出現跑偏,輪胎壽命會縮短,所以千萬不要同軸混裝,比較實際的建議是前后兩三年換一次,也就是兩萬到三萬公里,差不多就可以了。
當然,倒車時要注意檢查個別輪胎是否有局部磨損,如果輪胎偏磨,調整四個車輪的幾何形狀或稍微轉動偏磨的輪胎,在這種情況下,輪胎會磨損得更均勻,因為調整的目的也是為了讓輪胎同步磨損和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