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瞅瞅史上最牛機車,加速超法拉利,賣的比奔馳還貴

西門町拓海 2023/01/11 檢舉 我要評論

豪車跑車我們在街上見得多了,但是比豪車還貴的摩托,你不一定都見過。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品牌的頂級摩托車都有什麼特點。其實,騎些車在路上,遠比開一般的豪車跑車要拉風的多~

還有就是,我雖然是一個寶馬S1000RR摩托的車主,但我依然愛HONDA~

歐系四強

寶馬(BMW)

集高科技于一身,DTC,ABS,ASC,ESA統統裝備,電子設備確實很易用,也很貼心, 操控屌,不管是1200GS還是S1000RR,操控真心沒的說,太舒服了,緊湊的車身設計和動力的完美結合,輕輕推把車子就傾斜過去,入彎簡直是愉快。

大小眼,招牌設計(但是看近兩年的改款有一種設計師江郎才盡的感覺,比如2015款S1000RR,無非就是把左右大小眼又對調了一次嘛==)

這是2014款

這是2015款

手感差!萬人吐槽的BMW開關,各種開關,手感簡直就是國產劣質玩具,Mode切換,ABS等等開關都是如此,毫無質感可言,而且易壞哦。

外形特點,像魚,縱觀寶馬各類機車的側身線條,幾乎都可以隱約找到些魚的影子~

S1000RR(鯊魚)

K1600GTL(魔鬼魚)

傳奇BOXER引擎,寶馬的看家寶貝,它是可靠,個性,優良的象征。從1923年的R32一直沿用至今,堪稱經典!

BMW整個R系列車型均使用的是這台傳奇的水平對置雙缸發動機!

烤蛋機,變態的引擎發熱量和屎一樣的散熱系統,尤其是性能車系,如S系K系。

很好奇是吧?來,咱們看看S1000RR的散熱系統,沒錯,一個水冷器+一個油冷器,雖然很多歐系都迫于散熱性太差而加裝油冷器,但寶馬可以做到更差,燒個水煎個蛋這都不叫事~

等個紅綠燈水溫可以瞬間飆升至215 F,最可氣的是襠部居然還有一個導氣口,就是左上角這個!等到水溫一高,呵呵,你就等著換褲子吧!

PS:當初寶馬自信的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在高性能領域闖出一片天地,并且堅持認為自己的BOXER引擎是最優秀的引擎。于是便生產出了「HP2」作為賽車前去參賽,不料被日系的四缸車虐成狗,至此寶馬才發現,原來日系稱霸是有道理的。所以在2009年寶馬研發了四缸的S1000RR作為高性能車的代表,不過確實他也做到了,只是賽道上我們依然看不到寶馬登上領獎台~

杜卡迪(DUCATI)

外形騷,自打848和Monster696開始,杜卡迪的外觀就開始騷勁盡現,各種前衛,各種叛逆啊,簡直是酷炫。

Monster696

848 EVO

而從1199開始,杜卡迪的跑車外觀更是騷上加騷,可以說是酷到沒朋友!diavel的誕生也使杜卡迪名聲大震。

Diavel

TFT彩屏,最多在量產車中使用TFT彩屏,儀表也是美觀易讀。(其他廠大多數是使用LCD屏幕)

愚蠢的線路布局(歐系車通病):

這一點十分符合歐系車的特點,意大利嘛,藝術之都,我設計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合不合理就再說啦~有很多車友都吐槽過日系車屬于人騎車,歐系車屬于車騎人。

脫檔俠,很多車友說過,V2引擎是很有激情的,只要它不脫檔。

沒錯。當你騎著Ducati巨大的V2引擎跑在彎道頗多的山道上時,你就明白了2檔太低,3檔太高的尷尬。那種感覺就好比走在間隙奇葩的石板路上,邁一格走感覺太碎,伸不開腿,邁兩格吧,又夠不著~

阿普利亞(Aprilia)

集大成者,各種豪華配置(ohlins,各種電子設備,也許這并沒有什麼卵用)

暴力引擎V4,WSBK上的冠軍車型RSV4就是使用了Aprilia出了名的999cc的V4引擎。

奧古斯塔(MV)

別扯那些沒用的,因為貴族所以貴(其實配置確實高,但是做工和科技以及更方面都相當平庸)

據說F4RR的售價高達40+萬

歐系四強里除了寶馬在工藝上較為優秀以外,其他三家的做工和耐久性遠不如日系。很多人也都認為歐系車很貴一定很好,本田笑而不語,你以為歐系車愿意那麼貴嗎?它們要不是受到本田壓倒性的市場優勢的打壓,它們才不會走上高端車、小眾車的道路嘞~PS:杜卡迪被接二連三的倒賣就可以說明問題了,70年代初歐系廠商大批大批的倒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Honda的CB750實在是無懈可擊。

日系四強

就目前的摩托車市場來看,幾乎是日系稱霸的局面,其中不光是因為日系超級精致的做工和超級碉堡的工程設計,還跟日系車的全面適用和易用有關。

本田(Honda)

高富帥,世界第一大廠,沒有之一!其他所有摩托車廠商銷售總量加起來還沒有本田的幾款主力車型銷量高==。十分有錢,HRC(本田賽車公司)聚集著世界上最優秀的工程師。

賽事第一,MOTOGP里的頭牌,和YAMAHA不相上下,但基本整個motoGP就他們倆玩,你贏一場我贏一場唄,實力沒的說,RC211V當時連續5年冠軍...

皮實耐用,我相信你從來沒有聽過什麼八幾年的寶馬、杜卡迪、雅馬哈還有在街上跑的,但是八幾年的Honda現在車況好的不在少數!92年的CBR250現在能爆表的比比皆是!

神B400,每個人心里都有著一台CB400,在將來,或者在過去。

CB400可以說是國內廣為人知的「神車」,也幾乎是所有騎士的必買之車,

騎不壞,操不爛,

有聲音,有動力,

能買菜,能比賽,

能上山,能下河,

油耗低,操控愛。

你要真是想找出CB400的短板,對不起,沒有。正是因為CB400的完美,才導致K,Y,S三廠提前結束了自己的400cc街車生涯。hh...

摳門,電子設備?升級配置?呵呵,不要想了,給你你也不會用~所以索性不給了,現款旗艦跑車CBR1000RR竟然除了一個ABS真的什麼都沒有,連動力模式都沒有啊!!即便是升級后的CBR1000RR SP,也只是升級了卡鉗和避震,電子設備真的是怨念啊。

只要他想,他就是最強,本田的厚積薄發已經在市售車上展現的淋漓盡致,有很多人說本田保守,不敢創新,外觀也是一沉不變,沒錯,你當然可以這麼說,但是它一創新,誰又敢再嘮叨半句呢?

超級酷炫的NM4,由動漫愛好者的年輕設計師操刀,關鍵是這貨在不同馬力輸出和速度階段,儀表的顏色竟然也會不一樣,你敢說不酷炫?

重劍無鋒,當年600cc的moto2賽事中,各大廠商一片激戰,然而直到有一日,本田推出了市售車型CBR600RR,以搭載同款引擎的moto2戰車獨領風騷,超級均衡的性能和優異的操控表現使得Honda在moto2的賽車上也再無敵手,之后各大廠商各種不服氣,可是又確實無從超越,于是乎,大家想了個辦法,告丫的,不公平!FIM(國際摩聯)接連收到改制建議和方案。為了維護賽事的可觀賞性和競技性,FIM決定以后大家都用CBR600RR這款引擎吧,車架什麼的你們自己搞,引擎就老老實實聽Honda的吧~

再者,曼島TT上清一色的CBR1000RR已經說明問題。

遙遙領先的科技,雖說寶馬號稱自己科技最強,當然這這是寶馬說的。當初2011年BMW 推出K1600GTL的時候宣稱這台車配備最優秀的電子避震系統,然而本田又笑而不語,早在40年前,Honda的金翼上面的電子避震就已經是頂尖科技了,現在的GL的電子避震不知道比BMW的高到哪里去了~

CBR的車架也是業界旗艦。配重均衡,承載力高。

VFR上的自動擋,這也是世界上首台雙離合變速箱的摩托車。

曾有由無數媒體挖苦說為何VFR1200上沒有配備循跡系統等安全電子設備,本田的工程師回應:

「我們認為VFR整車的設計都非常合理與均衡,所以不依靠電子設備VFR依然是非常安全的一台車」

經過一兩年的市場驗證,最后各大媒體給出的結論是:

「是的,本田說的沒錯。VFR1200是巡航車里唯一一個沒有配備電子輔助的,可我們從來沒有收到有哪位車友摔車的消息。」

但是這就是本田,重劍無鋒,所以基礎的東西本田都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卻不動聲色的繼續制造著這世界上的Big Red(本田的大紅色~)

「如果你當不了世界第一,你又怎麼能當日本第一呢?」——Honda

川崎(Kawasaki)

暴力輸出,不管是街車還是跑車,都具備著川崎骨子里的野性,從ZX9R,到現款ZX10R再到H2R,瘋狂的曲軸馬力從180Ps增加到210ps再到300+Ps,論加速力,確實川崎在日系里算的數一數二,但是!那些耀人的數值都只是曲軸馬力!真正使用到的其實是后輪輸出馬力,很不巧,即便是旗艦超跑ZX10R,尾輪馬力也只有165.2Ps。以至于自打2010年開始就被BMW的S1000RR壓制在下。(S1000RR尾輪馬力高達187ps)

川崎綠,川崎特有的配色,個人喜好。

特立獨行,2016 ZX10R的公布,夸張的車身噴漆,升級的電子系統再度驚艷全場,川崎就是個性,你要速度利器?ZX14R、H2拿去,你要賽道神車?ZX10R抱走,想怎樣就怎樣。

純粹與執著,Kawasaki總是有著非常人般的執著,對速度的追求,對馬力的追求,對外觀的追求。2015年新上市的H2更是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Kawasaki身上,黑武士造型+鏡面車漆+機械增壓,無不霸氣。正因為Kawasaki這樣獨特的品牌魅力才使得它越來越受到年輕騎士的青睞。

雅馬哈(Yamaha)

藝術之身,自身擁有Yamaha樂器部門,自然染得一身文藝氣息,設計確實漂亮。

要復古有復古(XJR1300)

要動感有動感(YZFR1 M)

要霸氣有霸氣(V MAX1700)

賽事之星,motoGP和Honda一決高下的唯一車廠(不要說杜卡迪了,都開始吃公開組的待遇了)

聲浪悅耳,得益于自身Yamaha樂器部門,R1與R6的排氣設計勻由樂器部門參與,即便不更換排氣管,聲浪非常棒,還有彰顯悅耳動感的鼓動神車,MT-01

PS:被遺忘的好車「yamaha——R6」

這是一款相當完善的中量級仿賽,各項性能都表明R6無疑是民用下賽道的利器,但是,這款經典的車型已經十年沒有迎來變款了!相比那些汽車廠商的套娃,你們真是naive!十年吶,鬼子都打跑了,十年吶,四人幫都打倒了,你R6還是不變款,你現在買一台R6,可能等到二胎都能騎車的時候,依然可以指著這台車說「寶貝你看,這是今年最新款的Yamaha R6」

鈴木(Suzuki)

親民,對于中國玩家而言,座位低,價格低,保養便宜實在是滿滿的誠意~

隼和BKING的發布給鈴木帶來了無數關注,但近幾年的停滯不前和經營不佳也讓鈴木逐漸落魄。

用心、盡力,眾所周知,suzuki是最早在日系車中掀起科技革命的,主要代表就是動力模式的使用,當歐系車都以高配置俘獲人心的時候,日系車還是無動于衷,鈴木科研率先在市售車中配置了動力模式,這使得飽受詬病的日系車終于有了抬頭之日,倒不是說別的廠商研發不出來,而是并不舍得投放,但suzuki不是,它不惜成本的將科技帶入市場,只可惜未能控制故障率和成本問題,導致suzuki依然不溫不火。

PS:從2015年年底的動態來看,suzuki有打翻身仗的駕駛,接連推出幾款大排量車型,典型代表就是2016款 GSX-S1000,至此,suzuki終于有了自己的公升級現代街車。日系四大街霸也終于集齊。只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出,suzuki在公司經濟狀況不佳的時候依然保持著保守的理念。GSX-S1000可能也未能挑下Honda-變異大黃蜂的街車霸主地位,也可能拼不過Kawasaki-Z1000的人氣外形。

美系

哈雷(Harley Davidson)

美系車代表,粗獷、自由與純粹的象征。

精湛工藝,激光切割的零部件,高質量鍍鉻改裝件。

純粹個性,隨意改裝,哈雷的玩樂根基,任何只要你想改的,你都可以改!包括發動機!

性能之渣,

徑向卡鉗?

---對不起沒聽過。

超級功率?

---對不起不知道。

可調避震?

---什麼是避震?

輕量化部件?

---你走!

哈雷確實沒有什麼性能可言,雖然說性能本身也不是你哈雷的側重點,但好點也該有點吧,你一個超過1.6L的引擎,馬力不足110Ps是怎麼回事?但是這也根本不影響哈雷的銷量,即便是我這種純粹的性能車愛家,也十分喜歡哈雷那種霸氣的感覺。

哈雷幫,這是國內乃至世界唯一一個最具規模化的摩托群體。且不說內部怎樣,單就哈雷群體的行為而言,是非常團結大氣的。

勝利(VICTORY)

個人認為在外觀設計方面比哈雷要細致許多,細看許多車型還是非常的優雅,且不失美系巡航的威武,但由于營銷實在不到位,使得勝利一直屬于「哎呦這車好像哈雷啊,走我們去買哈雷」的尷尬境地。

印第安(Indian)

古老與榮耀,Indian,象征著美國的傳統風格,它是最古老的美國機車品牌,雖然哈雷的品牌影響力遠超于它,但比血統、比純正、比歷史,Indian都完勝,它的產品不僅流露出極其原始的美國傳統特色,還散發出一種對古老、對自然的敬意。

命運多舛,與大多數歐系廠商一樣,終究難逃破產的厄運,但不同的是,它還沒來得及被日系擠壓,就已經破產。二戰作為盟軍的摩托車供應商之一,還是發展甚好,二戰結束后,隨著英國貨幣貶值,大批歐系摩托車以低廉的價格進入美國,這使得本就愛好歐系小時尚的美國年輕人更加青睞歐系車,Indian不顧品牌原詣,強制轉型,導致產品倉促上馬,缺陷不斷,后隨之破產。而后二三十年被不斷重組、解散。2011終被勝利(victory)收購,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非主流

此非主流的含義只是代表在國內保有量較少或廠商自身實力平平的一些車廠。并無貶義。

凱旋(Triumph)

由于歐系車對于電控系統的布局實在是沒有日系廠商的精細與合理,于是乎,凱旋很聰明的決定,在大量車中使用來自Honda的電路系統,對于這個老牌的英國摩托車品牌,這一舉動實在是有些打臉呀~不過凱旋還是很好的繼承了英國的傳統設計理念,雅致與動感。

但是我要吐槽!舊款1050的設計師是不是吃青蛙肉中毒了?這叫摩托車?這兩只囧囧有神的大眼睛是怎麼回事?!

KTM

神越野!達喀爾的冠軍車,幾乎年年都有份兒,對于冠軍這個詞來看,只能說懸念不大,車架穩固,引擎給力,性能可靠。

痞氣十足!這是我見過最具流氓氣息的廠商,首先,外觀來看,就拿690 duke來說,我就沒見過這麼丑的街車,當然也可以說你是滑胎,可是你管式車架+160后胎+街車調教+865坐高總給人一種牛排+饅頭+炸醬意大利面+老干媽全麥面包的感覺。

再說你這個哥哥1290 Duke,更流氓,180匹的馬力+150NM的扭矩你放在一個如此苗條的街車上,人家BKING和K1300R這麼玩也就算了,你個兩缸車湊什麼熱鬧啊,人家7000rpm發的力你3000rpm全給發出來了,出人命的哇!有幸駕駛過朋友的690 duke,感覺就十分粗暴,不給你絲毫喘氣的機會,你給油,他就拽著你跑,沒有一點點防備。說你流氓是夸你。

貝納利(Benelli)

屌絲起家,它不像其他歐系廠一樣,出身名門或者自命不凡。起家于修理廠,慢慢涉獵制造領域,而后開始發展,還算小有起色。但不巧碰上二戰,又是法西斯陣營,又是逗逼國家,公司還在接單,工廠就被炸了。真是不忍直視。

劍走偏鋒,可能是因為沒有所謂的血統情懷,干脆放手一搏,劍走偏鋒。但是這把劍稍微偏大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日系的壓迫,大批歐系廠商接連倒閉,Benelli也未能幸免。好在1995年被重新接管,但依然偏執己見,堅持研發自家的并列三缸引擎(Honda的并列四缸引擎已經證實L4在當今市場的絕對性優勢),并且更加激進,在2002年后推出自己的旗艦車款「TNT 1130 / TNT 899」意為「烈性炸藥」。

外形激進、科幻,動力兇悍,三缸獨有的爆發力猶如一名暴力紳士。但這款車也就和他的名字一樣,TNT,不僅能炸傷別人,也能炸傷自己。

糟糕的電器布局(把水箱放置在車兩側,中間又缺少導氣道,大大降低了散熱效率啊)

粗糙的工藝(搖臂、車架等等的焊接堪比街邊防盜網水平)

導致這款車毛病不斷,實然成為一包淋了水的TNT~

國內大貿售價16W+,準新車二手6W都沒人買......

比莫塔(Bimota)

前搖臂!有沒有很酷炫?沒見過吧,沒玩過吧,就系這麼個性。

然而劍走偏鋒也是要按照基本法的好哇!你取消了傳統的套筒式前避震,你前輪的路感怎麼回饋?這樣以來,過彎時的操控基本就被毀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整車的配重比過于扯淡,徹底讓這種奇葩產品僅僅以展品的形式存在了。PS:這台1079cc的引擎迸發的馬力只有95匹哦。

布爾(Buell)

原為哈雷旗下的獨立品牌,與哈雷屬姊妹車,與哈雷可共用主機,但風格迥異,主要強調運動性能與時尚。(這種長行程的V2沒有啥運動性能可言吧++)

而后脫離哈雷,獨自經營,后因經營不善破產。現況不詳。

摩托古茲(Moto Guzii)

橫向V2,原汁原味。手工打磨,真皮裝飾。文藝青年的不二之選。但售價較貴,建議理智購物。

龐巴迪(Can—AM)

倒三輪,鑒于這款車我實在是沒有駕駛過,也不敢妄下評論,只是看著這土豪的價格和奇特的結構,就無限憧憬土豪們特立獨行的質量。

BOSS

8200cc,V8發動機,500+匹馬力,我估摸這油耗基本就和你把油倒地上是一個樣的~

-悄悄的放一張自己的啦-

我的頑皮小鱷魚~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