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網絡車評人有個特點,熱門車一概不建議你買,建議你買的都是冷門車。
我說幾個標題你看熟不熟悉,「買什麼BBA,這幾款冷門豪華車才值得買!」「花幾十萬買XX的都是大冤種,這幾款冷門好車才值得買」,在他們的口中,買那些熱門車型的都是不懂車,隨大流的,買冷門車的才是真懂車的。底下評論也是,夸冷門車底下一片贊同之聲,夸熱門車,底下都是你收了多少錢,充值了吧。
我就納了悶了,這種風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就問一句,那些無腦吹冷門車的人,有幾個真的買了冷門車?跟你吹捷豹,轉頭買了BBA,給你吹法系,轉頭買了大眾,給你吹極狐,轉頭買了特斯拉。合著你買我推薦,真買我不買?
說到底,都是為了流量而已,你想啊,熱門車哪有什麼流量,賣的多大家都對它們很熟悉了,優點缺點都很清楚,還有什麼好評的?但是冷門車就不同了,銷量低,在市場上少見,滿足受眾的好奇心,還能夠展現出自己的汽車知識。冷門車銷量低,它的銷量都這麼慘啦,還有錢充值我嗎?如此一來,彰顯出自己的客觀獨立,流量不就來了嗎?
但是,問題是,冷門車真的有他們口中那麼好嗎?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每一款冷門車之所以冷門,都不是無辜的。
有的車之所以冷門,是因為參數和硬件雖然看著很強,但是實際的駕駛體驗很糟糕,比如說捷豹XEL,馬力強零百加速卻不快,變速箱低速換擋頓挫,在車評人口中簡直是買BBA不買這款車的都是大冤種,但是你實際開過就知道,這款車為什麼賣不好了。
有的車之所以冷門,是因為在過去透支了產品口碑,導致消費者的信任度下降,最典型的就是福特的一些車型,在前些年這個汽車品牌出現了太多的品質丑聞,而這一代產品的可靠性依然需要時間考驗。
還有的車之所以冷門,是因為服務網點少,售后服務差,保養維修貴,保值率低,有些營銷號只會跟你吹一些冷門車的參數,但是從來不會告訴你這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可能會嚴重影響到你的用車體驗。
在這里我們不是說熱門車就一定比冷門車更值得買,冷門車里面的確也有產品力強的車型。但是冷門車之所以冷門,都是有原因的。買熱門車型,比買冷門車型,踩坑的幾率更小,這是毫無疑問的,至于那些無腦吹冷門車的營銷號,拉黑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