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機車沒有腳啟動桿?真的只是為了節省成本嗎?
你是否遇到過因為電瓶虧電而導致機車無法啟動的尷尬,而事實上這種現象在國三時代基本上就不存在。
因為那時的大多數機車,都有一個備用啟動裝置——腳啟動桿。但現在大部分小伙伴只能干瞪眼,因為即便你擁有洪荒之力,也沒有釋放的地方。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比較實用的裝置消失了呢?
騎士分享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技術升級
眾所周知,機車最初的啟動裝置主要以腳踹為主,電啟動并不是主流,并且很多化油器機車,即便蓄電池有電也不可能做到一觸即發,還是要踹上幾腳才能正常啟動,那時的電啟動更像是一個輔助裝置。
但當機車電噴系統全面普及后,機車的啟動性能明顯提升了很多,即便是嚴寒的冬季,在低溫狀態下,大多數車型也都可以做到一觸即然,這就使得腳啟動裝置的功能變得并不那麼重要了。
此外,這里還有一種說法,電噴機車即便裝配有腳啟動裝置,在沒電的情況下也不可能正常啟動,這主要是因為它的供油系統所涉及的工作過程比較復雜,對直流電源的要求和依賴性比較高,因此腳啟動裝置就會變得很無助。
當然這種說法,并不適用于目前所有的電噴車型,因為有些電噴機車,即便你拆除蓄電池它也能通過腳啟動正常啟動,所以還要看具體車型。這就使得這種說法有待商榷。
但不管怎麼說,隨著機車技術的不斷升級,腳啟動裝置的功能性正在被弱化,這是它被邊緣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2.阻力太大
現在的機車所裝配的發動機,除了排量大缸體組成結構還會更加多元,并且為了進一步的釋放內燃機的動力性能,它們的壓縮比還會有越來越高的表現,即便是一些小排量車型,壓縮比也能達到12:1或者更高。
這就使得它們的初次運轉阻力和缸內壓力比較大,這時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便這類車型裝配腳啟動桿,可能很多車友也都踩不動,除非有減壓裝置。這里可以腦補一下手扶拖拉機的啟動場景。所以與其有,還不如沒有。
3.控制成本
除了以上兩點以外,被車友們最為認可的原因就是廠家在控制成本,尤其是一些小排量車型,基本無法逃脫這種事實,即便一套啟動齒輪組花不了多少錢,但因為工廠的量比較大,所以秉承能省則省的原則,這種說法也是有事實依據的,并不是車友們在搞陰謀論。
但是我感覺這里還有另外的因素,比如減少故障率,避免誤操作,釋放發動機內部空間等等,當然這是站在廠家的角度在考慮問題。
就拿前兩項來說,并不是我信口開河,在瞎編亂造,腳啟動裝置其實也是一個高故障率的結構,而造成它故障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用戶不會正確使用腳啟動桿。
比如早期的嘉陵125,145在品質和性能上夠好了吧,但這款車的啟動彈簧很容易斷 ,而這里的很大原因就是用戶不正確使用腳啟動裝置所造成的,一旦出現這種故障,那麼就意味著發動機大卸八塊,不然就無法更換,這對于一款發動機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很多車型不是騎壞的而是修壞的。
綜上所述,現在的機車不使用腳啟動裝置,控制成本可能是一個原因,但它不是唯一的主要因素,這主要還是和技術的升級,功能的弱化有離不開的關系。最后我們來討論一下,機車沒電,你會如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