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和150踏板車在使用感受上有什麼區別?應該如何選擇呢?
這是后台一位車友留言的一個問題,根據描述來看,這位車友想搞清楚125和150踏板車在使用上的區別,并以此想尋找選擇方向。
125和150踏板車在整個踏板類摩托車中都屬于小排量車型,它們主要的用途還是以日常代步為主,所以這類車型也被稱之為通路踏板車。
不過隨著小排量摩托車玩樂化趨勢的越來越突出,125和150踏板車雖然只有25 cc的排量差異,但在這個大框架下還是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表現。
125踏板車基本上還在原地踏步,而150踏板車已經完成了初次進化,所以這兩類車型還是會有觀感,性能,配置等方面的不同,進而也會有使用感受上的差異。
但這種差異會有多大還是要因車而異,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它們的段位是不一樣的。簡單總結來看,125和150cc的踏板車會有以下使用方面的區別。
1.性能差異,不同排量摩托車之間的最基本區別就是性能差異,而小排量踏板車也不例外。雖然日常街道代步狀態下可能這種感覺并不明顯,但如果有負重,載物,爬坡,長途等的騎行需求,還是會很容易感覺到兩者之間的不同。
125踏板車會相對省油一些,但是它也會有動力不夠用的表現。而150踏板車相對來說動力會更足,油耗也會略高一點,并且隨著水冷散熱的普及,也會在長途狀態下很好的抗擊熱衰,不至于過快出現動力下降。
以豪爵AFR125和UHR150為例,前者最大功率6.6KW,最大扭矩10N·m,百公里油耗2.3L左右。后者最大功率10.6KW,最大扭矩14.2N·m,百公里油耗2.6L左右。
2.配置感受,125踏板車目前所使用的配置相對比較單一,大多數車型還沒有實現前后碟剎和雙通道ABS,而150踏板車在安全輔助配置方面,前后碟剎和雙通道ABS已經是起步表現了。所以150踏板車的配置感受會更好,相應的安全系數也會更高。
3.騎行感受,125和150踏板車因為有排量,配置,結構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實際的騎行感受也是不一樣的,這里除了前面所說的性能差異以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騎行質量。
所謂騎行質量是車輛動態狀態下的一個最直觀展現,它主要會涉及提速流暢性,騎行舒適性,剎車效果,燈光表現等方方面面。綜合來看同品牌的150踏板車實際的騎行質量會明顯好于125踏板車,但不同品牌的車型就另當別論了,所以這里還是要客觀來看,不能進行不對稱對比。
通過以上的簡要分析和論述,我們可以看到這兩類排量只差了25 cc的踏板車,所呈現出來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總體來看150踏板車除了油耗會略高一點以外,其他方面都會好于125踏板車。
但是在實際的選擇過程中,我們還是要結合個人的需求進行,不能單純的只選擇150不考慮125,如果是那樣目前市面上就不可能有這麼多的125踏板車了,所以最終的使用方向,還是和個人的前期預算和后期用途有離不開的關系。
只要預算到位,用途有點多元化,那麼150踏板車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尤其是頭部品牌的一些旗艦車型更值得考慮。但如果預算有限,也就是一個日常的街道代步,顯然125踏板車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搞清楚這兩類車型的區別后,結合個人需求再進行選擇會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