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跟汽車一樣,都是需要按時保養的,畢竟摩托車是種消耗品,車上的部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磨損,摩托車的各方面也會出現問題,所以保養可讓車輛保持最佳的狀態,給車主們帶來安全,車的壽命也會延長。只是很多網友不明白,為什麼摩托車的保養間隔大多在三四千公里,下面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在我們經常見到的摩托車里,保養的間隔里程確實是在3000KM左右,也有的是4000KM左右,主要是因為大多摩托車使用的發動機都是單缸風冷。相比之下,這種發動機比水冷散熱的方式效率低出很多。風冷發動機的機油溫度比水冷的溫度更高,這樣耐久性就會受到考驗,是完全不能跟全合成機油相比的,所以保養的間隔就會短了很多。
既然水冷發動機的散熱條件較好,是不是保養的間隔里程會更長嗎?當然也不是,雖然水冷發動機的散熱好,但大多使用的都是濕式離合器,那麼機油也就充當了離合變速系統的潤滑劑,當發動機在工作的時候,離合器和齒輪箱自身也會產生熱量,所以容易出現冷卻時間不夠的情況,而水冷發動機的機油和冷卻液容易都不大,所以帶不走大量的熱量。
摩托車比汽車的轉速高,沒有它的重量比較輕,可以把動力變成功率,而不是像汽車那樣,要注重扭矩的中低轉速輸出,摩托車必須要靠高轉速來達到高功率。如果摩托車的轉速高了,那麼機油的溫度高壓力就會變大,所以在抗疲勞方面有點缺乏,所以摩托車的換機油頻率要比汽車高。
如果是普通的風冷發動機踏板車,在保養間隔的時間上會更短,大概1500-2500公里左右就要換機油了,因為踏板車的發動機散熱效果更加油好,再加上CVT皮帶傳動的效率較低,所以在起步和加速時,轉速明顯都要比跨騎車型要高,所以機油的工作環境也會變得很惡劣國,更快的會更勤。
當然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也要看具體的車型,通常在購買摩托車時,保養手冊上都會有保養的具體情況,車主只要按照上面的公里數來進行保養就行,但千萬要記得,該保養的時候可別錯過了,否則就會給摩托車帶來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