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互聯網養車」的日漸盛行,很多關于汽車維修保養的知識,非常輕松地就從網上獲取到,雖說了解這些知識離汽車專家還差點,但最起碼到保養的時候,什麼東西該換…什麼東西不該換,心里更有數了。
如果說保養的時候,誰的存在感最強,機油一定當仁不讓,不管你的車跑得多還是跑得少,反正機油是必須要換的。相比之下,防凍液雖然就擺在明面上,但卻經常被人忽略,可懂車的人都知道,防凍液在汽車運轉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一點也不比機油差。 那麼防凍液多久換一次?能不能混加呢?今天一次說清楚。
防凍液的顏色有什麼講究?
確切地說, 「防凍液」的全稱其實叫防凍冷卻液。顧名思義,它不僅能保證汽車的發動機在寒冷的冬天正常運行,同時還能為發動機降溫,畢竟發動機屬于內燃機,溫度過高容易「開鍋」。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防凍液是分不同顏色的,市場上見的最多的應該就是藍色、粉色和綠色了。 防凍液呈現的不同顏色跟性能、配方沒太大關系, 主要是著色器在起作用,為了便于識別、辨別和誤食(防凍液具有毒性)。
防凍液更換周期
說到防凍液的更換周期,就有點玄學了,沒統一標準,有長有短。 目前后裝市場的防凍液,有效期標注有3年的,也有5年的。可如果你要仔細讀過保養手冊的話,里面只有 檢查和 補充,并沒有到壽命更換一說,難道防凍液永遠都不用換?
目前前裝的防凍液,也就是汽車在主機廠里加的防凍液,基本上都會采用質量比較好的 長效防凍液, 本田的保養手冊上就明確標注了防凍液的更換周期是10年及20萬公里,但是如果你因為某種原因把原廠防凍液換掉了,只要后期更換的是 正規廠家生產的防凍液,基本上5-6年更換也沒多大問題。
不過,就算再長效的防凍液,也不是完全沒有保質期的。 防凍液是由基液、去離子水、防腐添加劑等物質組成的,使用過程中,防凍液會吸收環境中的水汽,也會因為高溫而蒸發掉自身一部分水, 如果觀察到防凍液的顏色發生了變化,或者液體變的很渾濁了,就要更換防凍液了,如果只是單純的發現液面變低了,可以補一點,沒必要整個換新的。
防凍液能不能混加?
混加防凍液不是不可以,但要確保:1、基液必須一致;2、添加劑之間不會產生化學反應,這兩個條件一定要同時滿足。坦白講,第一個條件比較好辨認,看包裝就行了,丙二醇不能跟乙二醇的混著加,這誰都懂,不過第二個條件沒點化學知識,還真不一定知道會不會起化學反應。所以,保險起見, 如果保養手冊上沒有明確標注支持混加,當缺防凍液時建議選擇原有品牌、型號的防凍液進行添加。
如果你在確定基液和添加劑沒有問題后執意要混加的話,最好再確認一下兩種防凍液的冰點和沸點是否一致。很簡單的道理,原本是-45°C的防凍液,混加了-25°C的防凍液之后,整體肯定就達不-45°C的冰點了,這要是在東北地區開車就很容易造成發動機故障了。
雖然很多車主對于防凍液的日常關注并不多,但其實它和機油的作用差不多,都是對發動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根據數據顯示, 全球約有50%以上的汽車發動機故障來源于冷卻系統!如果實在對防凍液不了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4S店,千萬不要隨便購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