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坐腳踏車的經歷,家長帶著我們騎著腳踏車靈活地穿梭在大街小巷,行走在并不平坦的鄉間小路上,任憑風在耳畔呼嘯而過,這是童年獨特的記憶。
其實,能安安穩穩地坐在腳踏車后座,絕對是一門技術活。坐車的經歷雖有無數驚喜,但也存在不少痛點,其中上下車就是痛點之一。
一個小女孩乖乖地坐在腳踏車后座上,當爸爸開啟滑行模式,抬高右腿準備跨上車時,小女孩靈巧的將頭和身體后仰,以此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免被父親來一記狠狠地「橫掃千軍」。
只見爸爸抬起的右腿高高地掠過女孩的頭頂,很輕松地跨過腳踏車,穩穩地載著小女孩往前行進。看來爸爸是經常起著帶著孩子溜達,這一抬一仰間盡顯父女間的默契。
一位騎車摩托車的爸爸載著女兒,下車時完全不顧身后的女兒,麻利地向身后使出一記掃蕩腿。
靈巧的女兒借著爸爸腿部的力道,順勢被爸爸卷下了車。這一腿可謂一箭雙雕,一時間讓父女倆都穩妥妥的下了摩托車。父女倆一氣呵成,也非常默契。
如網友所說,哪個小時候沒有遭遇過父母的掃蕩腿?坐過腳踏車的都知道,這只是坐車時很多痛點中的一個。
腳踏車后座是硬座,坐久一些或遇到路面不平坦,不一會兒就會屁股疼,甚至會暫時麻木失,那時基本上屁股就不是自己的了。
腳踏車的另一痛點,就是后座人無處安放的雙腳和雙腳。小時候不知道多少次把腳伸到車輪里,那叫一個血肉模糊。夾手也是常有的,扶著騎車人的座椅,容易被夾到手。
腳踏車后座不是安全座椅也沒有安全帶,一個顛簸手沒抓穩就可能被甩出去。娃被甩出去了父母還察覺不到。只覺得忽然變得輕快,趁省力趕緊多踩幾腳。地上的娃只能呆呆地看著家長絕塵而去。
家有兩個孩子,就得有一個人坐橫梁。橫梁就是一根比胳膊細一些的鐵棍,坐在上面顛顛簸簸感覺是一個酸爽。但好在坐橫梁的視野開闊,被大人圈在懷里的感覺也很安全,所以很多孩子喜歡坐橫梁。
隨著孩子個子長高,父親的腿抬得再高也跨不過去時。只能家長先騎車慢行,讓孩子自己蹦上后坐。這個就很講究力道,力道小了上不去,力道太大,沖擊力很可能將騎腳踏車都給掀翻。
每次下坡,路邊的景物呼嘯而過,心卻提到嗓子眼了。生怕摔了,因為下坡被摔,實在是疼啊。
小時候坐車我們吃過不少虧,現在想來那是跟父母在一起的美好回憶,已經變成回不去的童年。那時條件有限,孩子們就這樣跌跌撞撞地長大了。但是現在馬路上車多人多,出行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今很多人騎電動車,它方便快捷還省力,但用電動車搭載孩子卻有很多安全隱患。年齡小于6歲的額孩子,盡量不要選擇用電動車搭載。如果一定要搭載,請一定要給孩子在后座加裝固定座椅,并安裝用于固定孩子的安全帶。大人騎車時要遵守交通規則,不急不搶,永遠將安全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