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平均每一個家庭一輛車,汽車的到來提高了我們出行效率,改變了我們生活方式,對于現在的上班族來說,買車不再是一件困難事,雖然汽車售價很高,但它依然是一件 工業產品,汽車是由上萬個零件組裝而成的,每一個零件都有自己的壽命,所以 一輛汽車不可能開一輩子。
對于國內大部分車主來說, 一輛車也就開10年左右的時間,據統計,汽車平均壽命比美國汽車少一半, 是什麼在逼我們換車?為什麼換車頻率這麼高呢?難道是汽車質量不夠高嗎?其實, 一輛汽車平均壽命在15年左右,一輛車開15年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如果平常定期保養、沒有暴力駕駛習慣的話,一輛車駕駛時間還會更長。
為什麼國人換車頻率比美國高?
根據一些數據統計,我們 汽車壽命普遍很低,一般開5、6年時間就會換車,而美國汽車壽命卻達到了12年左右,也就是說,美國人12年左右才會換一輛新車,為什麼兩者區別這麼大呢?其實, 國人換車頻率高并不是汽車本身的問題,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車主內心。
也就是所謂的面子, 現在國內消費觀念比較開放,買車也不是一件困難事,購車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全款、貸款、零首付等等,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一輛車開上10年不換,會覺得被很多人看不起,所以,只要車主有點經濟積蓄就會產生換新車的想法, 這也是國內大部分車主的想法,所以,中國人換車頻率高并不是汽車質量問題。
是什麼在逼我們換車?
我們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雖然汽車行業發展較晚,但在汽車創新方面很有獨特性,國內造車技術在不斷改變,而美國老牌車企卻很少改變造車理念,國內車企的造車理念是,讓消費者感到新鮮感,除此之外, 我們汽車管理比較嚴格,比如汽車報廢和年審制度。
我們最初的 汽車報廢標準是10 年,后來又調整為了15年,雖然現在取消了強制報廢政策,但是,當汽車不能通過年審時則不能上路行駛, 我們汽車年審制度為:新車前六年免上線檢測,6-10檢測兩次,10-15年一年一檢,15年以上車型需要一年兩審,不管是汽車年審還是汽車報廢, 我們制度都要比國外嚴格。
并不是汽車質量在逼我們換車, 而是國內整體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是國內車主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嚴格的汽車年審制度,雖然美國汽車平均壽命高于中國汽車壽命,但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因為, 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同,購車理念也不同。
總而言之,汽車就是一種代步工具, 也是一件消耗品,但我們汽車更新換代確實很快,現在買一輛車需要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所以,希望消費者可以合理消費, 不要盲目購車,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