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外觀,如何判斷一輛車的「配置高低」?老司機:瞅準這幾點

西門町拓海 2022/04/15 檢舉 我要評論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沒啥大用處的知識:如何通過外觀判斷一輛車的配置高低。都知道現在一款車會有好多個配置,那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一款車的時候如何快速從外觀上看出來配置的高低呢?其實只要觀察以下幾點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了。

經濟型車最常見的配置差異

1、后視鏡、門把手的顏色

中高配車型后視鏡和門把手一般都是與車身同色的,而低配車后視鏡和門把手往往是黑色的,沒噴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主要目的肯定不是節省噴漆的錢,而是故意搞出差異化,好讓消費者選擇中高配置的車型。

因為最低配車型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拉低價格門檻,這樣價格看起來更有誘惑力,可以先把消費者吸引過來,再一步步給你推薦中高配車型。就像你在網上購物,一看某商品價格明顯低很多,你沒有不點開看看的理由啊,等你點開后才發現人家設置的是價格階梯,你想要的那部分價格并不便宜。因為大部分情況下配置越高利潤越高,因為汽車最值錢的部分大家都有了,這部分利潤是固定的,而配置上的利潤比整車利潤更高。

2、車輪圈的材質

中高配車型一般都是鋁合金輪圈,而低配車型一般都是鋼輪圈,外面給你罩一個塑料殼子,乍一看跟鋁合金輪圈一樣。

3、車身側面轉向燈的位置

根據法規要求,汽車側面也必須有一個轉向燈。中高配車型都會把側面轉向燈集成在后視鏡上,而低配車側轉向燈則安裝在車頭側面的翼子板上,這也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

4、兩廂車后窗雨刷

汽車在行駛中車尾會產生一個低壓區,導致車身周圍的氣流往這一塊匯聚。由于兩廂車、面包車、SUV后擋風玻璃剛好處于低壓區,所以在雨雪天氣車輪濺起的泥點子很容易被氣流帶到車尾處并粘在后擋風玻璃上。因此這些車的后擋風玻璃也有必要配備一個雨刷。

而實際上有些車型會把低配的后擋風玻璃雨刷給減配掉,只有中高配車型才有。

5、前霧燈

減配前霧燈可以說在經濟型車上都泛濫成災了,低配車型基本是都是清一色沒有前霧燈,只有中高配才有。因為國標并沒有強制要求安裝前霧燈,所以廠家肯定是能省則省。

6、大燈

一般高配車型喜歡使用帶透鏡的大燈總成,雖然里面的光源可能還是一個鹵素燈泡,但就外觀來說帶透鏡的大燈總成肯定比反光碗配一個鹵素燈泡要高級一些。而低配車基本上就是一個反光碗配一個鹵素燈泡了。

中高級車型常見的配置差異

在配置差異方面,中高配車型與入門級車型還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一些入門級低配車型的配置實在是太寒酸了,對于中高級車型來說即便是低配版本也不好意思采用這些過于寒酸的配置。比如鋼制輪圈、黑色的門把手和后視鏡、比如裝在翼子板上的側面轉向燈以及減配的前霧燈。那麼它們的高低配置又有哪些差異呢?我們接著看。

1、各種鍍鉻件

鍍鉻件外表光鮮亮麗,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車輛外觀檔次,中高檔車型高低配置上比較喜歡在這方面做差異化設置。

比如中高配車型門把手、車窗框、前進氣格柵更喜歡使用鍍鉻件,而低配車型門把手一般都是與車身同色,車窗密封條和前進氣格柵沒有鍍鉻裝飾。

2、車頂天線

一般低配車喜歡使用很長很細的天線,主要是接收無線電廣播信號的,也就是供車內收音機使用。而中高配車型喜歡使用鯊魚鰭天線,這種天線技術含量比較高,而且還可能包含了GPS定位天線。

3、車頂行李架

這是SUV車型最常見的差異化配置,一般都是低配沒有行李架,而中高配有。不過路上你很難見到沒有行李架的SUV,因為就算原廠沒有標配,后期4S店一般都會贈送的。就算4S店沒有贈送,車主自己多半也會買一個裝上。

4、輪圈尺寸

入門級車型輪圈主要是材質的不同,而中高級車本身售價就高,再配個鋼輪圈那實在是拿不出手,所以這些車配置差異化主要體現在輪圈尺寸上。中高配車型都是大尺寸輪圈配低扁平比輪胎,車輪子圈大輪胎薄,看起來很有視覺沖擊力,有一種運動感。而低配車型則更喜歡用小尺寸輪圈配大扁平比輪胎,看起來輪圈很小而輪胎很厚,沒那麼精致。

其實同款車不同配置之間的外觀差異遠不止以上這些,但是上面提到的幾點卻是最容易辨別的,而且就算你對這款車不熟悉,也依然可以通過上面這些特征大概推測出該車型是哪個配置范圍的。

用戶評論